当前猪价快速下跌,已经让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明白,明年真正是一个磨底的年景了,大量的中小型猪场慢慢的开始萌生退意,因为这个生猪价格已经低于他们的成本线运行了。猪哥靓公众号特别推出系列专辑,
这个月的养猪行业,出现了一种难得的平静。猪价持续探底的残酷现实,像一盆冰水浇醒了还在做着暴利梦的人。那些曾经信口开河的“专家”们悄然隐退,整天喊着“焊死猪栏”的抖音主播们也终于消停下来。寒冬就在眼前,再怎么迟钝的人,都可以感觉到那股刺骨的寒意。
昨天的猪价,五块五都站不住脚了,这轮掉价来得特别猛,看不到底在哪里的那种。
然而,就在这片肃杀之中,另一类人却仿佛看到了千载难逢的“机遇”。他们开始大肆鼓吹所谓的“转型正确论”,在各大平台拍视频、开直播,不遗余力地推销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——放养黑猪、包回收、特种养殖……这些看似美好的承诺,在这个寒冬里显得格外诱人。
看着这些人的表演,我不禁想起二十几年前的那场“特种养殖热”。那时候,也是行业低谷期,同样有一帮人到处鼓吹养黑蚂蚁、种植中药材、搞特种养殖。他们用着相同的话术,打着相同的旗号,最终的目的无一例外——卖种苗。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只是这次的主角从黑蚂蚁变成了黑猪,从中药材变成了“生态养殖”。套路还是那个套路,只不过换了个包装。就像街头骗术从“猜瓜子”升级成了“互联网金融”,本质从未改变。
这些人的可恶之处在于,他们专门选择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出手。当养殖户们已经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时,他们还要趁机再捞一把。这就是在吃“人血馒头”,而且吃得理直气壮。
有一个残酷的现实,我们一定要直面:如果你的猪场里种猪还是2020年以前国外引种的品种,如果你的公猪还是常规的杜洛克,如果你还在用2020年以前的方法自繁自养……那么,现在这一段时间节点,转型已经来不及了。
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。任何一个成功的转型,都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。那些真正在转型路上的人,早在去年甚至更早就开始了模式的验证与布局。
转型不是简单的换个品种、改个饲料那么简单。它涉及到整个生产体系的重构,要经历无数次的试错和调整。这样的一个过程,短则一两年,长则三五年。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,我们已没有这么长的缓冲期了。
以看似简单些的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为例子,你需要选定方案,完成栏舍整改(水料模式或者湿拌料模式),配套加工设施,还需要验证配方合理性,做出料比数据,还得适应冬天与夏天不同的配方,最后还得搞定供应链,这些下来没个半年都顺不过来,况且还面临存栏结构调整等诸多问题。
这些问题提前布局那叫验证,现在这一段时间点再急急忙忙地去转型,还得跟验证一起进行,想想都累,更不要说去干了。看似简单的非常规饲料都这么复杂了,你再想想黑猪,只会更复杂!
但凡手里掌握着真正有效方案的人,这一段时期都在埋头于模式本身的精益求精。他们要么在优化饲料配比,要么在改善养殖环境,要么在拓展销售经营渠道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从来不需要大声吆喝。
那些整天在网络上叫卖的人,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底细——除了营销话术,他们一无所有。
说到卖黑猪种苗的套路,更是让人觉得可笑。在这个猪价低谷期,如果养殖户手里还有猪,最理性的做法是尽快出清大猪,而不是卖掉现有的全部猪再去买高价种苗。如果养殖户已经清场,在这种形势下,又有谁会贸然入场?
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保持清醒比盲目行动更重要。以下几点建议,或许可以帮助还在坚持的养殖户们渡过难关:
认清现实,停止幻想。暴利时代已结束,微利常态将成为行业的基本特征。接受这个现实,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。
聚焦主业,苦练内功。与其盲目转型,不如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提升。减少相关成本、提高效率,才是生存的根本。
保持现金流,控制风险。在这一段时期,现金比利润更重要。合理控制规模,保持资金流动性,等待行业复苏。
理性看待转型机会。如果有转型的想法,应该从小规模试错开始,而不是全盘推翻现有的模式。
草原的野兔要活下来,不能寄希望没有狼、豹、狐这些大食肉动物。只能练能打洞,跑得快,能奔跑中急停转弯,一个月生一窝(7一8个)。中小户与资本博弈,活下来是靠进化自己的生存能力,而不能天天祈祷他们破产,即使破产资产重组,换个老板又养,产能会消失吗?
养猪业的本质是什么?是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安全、优质的猪肉产品。无论行业如何变化,这个本质不会改变。
那些打着各种旗号的“创新模式”,如果偏离了这个本质,最终都难以持续。黑猪养殖也好,非常规饲料也罢,都要回归到商业的基本逻辑——能否持续地为养殖户创造价值。
在这个价值创造的链条上,没有捷径可走。需要的是扎实的技术积累、严格的质量控制、稳定的供应链条。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的沉淀,不是靠几句营销话术就能实现的。
行业的周期就像大自然的四季,有春夏就会有秋冬。现在的寒冬,正是在为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。那些能够在寒冬中活下来的企业,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重要的是,我们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保持定力,不被各种“神话”和“捷径”所迷惑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生产环节,认认真真地服务好每一个客户,这才是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。
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,就是“既然已经入猪局了,当个聪明的兔子,练一身逃命的本事,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不要被人家做的局套住,守住贪欲,养好自己的猪,练好内功,学会及时止损,保住现金流,控制好负债率才是上策。”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要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机会,什么是精心包装的陷阱。要做时间的朋友,在长期主义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而不是成为投机者的猎物。
养猪业需要的不是更多的“神话”,而是更多脚踏实地、认真做事的人。这些人可能不擅长营销,不会讲动人的故事,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说话,用经得起检验的技术立足。
致敬所有在这个寒冬中依然坚持正规养殖、保持清醒头脑的养猪人。你们的坚守,是这个行业最后的防线,也是行业复兴的希望所在。
相信当时光的车轮碾过这个寒冬,那些靠忽悠生存的人终将被淘汰,而那些默默耕耘的人必将迎来属于自身个人的春天。这不仅是商业的规律,更是时间的真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